历二学子走进蟠龙山地质研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成长就是在行走的课堂上探索世界。11月2日,历城二中61级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年级以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为主题,鼓励同学们带着对真知的探求,对乡土的热爱,将课堂“搬”到了户外。
历城二中老师杨永波带领学子们来到了济南东部的蟠龙山地质公园,开展了一场“走进蟠龙胜境、探寻地质遗迹”的研学之旅。
最美的课堂在实践,最好的成长在路上,此次研学前老师们给学子做了充分而必要的“研学培训”,此次出行不只是知识科普,而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验证和总结性的探究和学习。出行前,老师为学子们制作和分发了带有知识问题引导的研学手册,确保学子们在研学中发于兴趣,贯以思考,充于收获,不虚此行。
蟠龙山地质公园位于山前倾斜平原与黄河冲积平原接壤的过渡地带,是构造侵蚀和溶蚀地貌的低山丘陵区。公园内有著名的定海神针、崩塌遗迹、背斜构造、江北第一洞等地质遗迹。
伴着秋日和煦的阳光,11班的学子们在欣赏蟠龙山浪漫秋景的同时,一路欢歌笑语的往公园深处行走,很快就到达了第一个崩塌地质灾害遗迹点。杨老师给学子们介绍该“崩塌”遗迹具有典型性,场地分布有大量崩塌碎块,大小不等,属小型岩质崩塌地质遗迹点。岩石在地质内外应力的作用下,抗剪力超过自身强度极限,使整体岩块脱离基岩母体,突然从陡峭的斜坡上崩落下来形成的。据专家推测,是距今300年前的郯城大地震造成的。生动的讲解,让学子们巩固和加深理解了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大自然的魅力。拾级而上,就看到了被称为“定海神针”的地质遗迹。由于定海神针陡然而出,直插云霄,三公里外清晰可见,人们又称之为擎天柱。如今,这里已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时至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色怡人。杨老师介绍说该构造地质遗迹点位于黑峪山主峰之北,它是背斜构造,该背斜轴向呈近东西向,核部截面出露面积近千平方米,两翼受力后弯曲层状清晰完整,层理明显。寓教于“游”的方式让学子们纷纷表示“太有趣”“学习到了课本上看不到的拓展知识”。沿着蟠龙山顶峰往西下行,学子们继续边走边研究起蟠龙山山体的岩石类型,随时随地捡起石头,不停地向杨老师请教,杨老师从地质历史、矿物成分的角度一一给孩子详细进行了讲解,并通过随身携带的稀盐酸滴管进行科学验证。
边学边走,终于来到了号称“江北第一洞”的东龙洞,这里是一历史悠久的天然石灰岩洞,也是学子们最期待的溶洞。什么是喀斯特地貌?溶洞是怎样形成的?带着这些疑问,学子们跟随杨老师一起前往洞中探究。刚一进洞学子们就发出一阵欢呼,原来杨老师发现了壁顶睡觉的蝙蝠,孩子们惊讶不已,终于看到了课本上出现的“蝙蝠”。随着慢慢走进洞内深处,各式各样的钟乳石、“龙头圣水”映入眼帘,杨老师给学子们一一介绍了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过程及原因。以“游、学”为基础,以“实验、体验”为基调,此次研学之行让学子们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能掌握大量的溶洞知识。最特别的是走到洞府深处,那浑然天成的石柱门帘,和门中堆砌的奇形石笋,仿若江南大院的园林被安置于此。“大自然像一位雕塑家,用神奇的水让碳酸氢钙做雕刀,精刻细镂,巧夺天工地创作出一幅幅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一位学子感叹到。
本次研学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寓教于“游”的方式让学子们巩固和加深理解了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拓展学子们的地质学知识同时,培养学子们热爱自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撰稿:61级11班家委会|编辑:纪富冉
初审:王贵娟|复审:杨永波|终审:李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