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高月锋老师荣获“2020年度齐鲁最美教师”!

发布时间:2020/8/27 10:27:25  发布人:网站小编  浏览次数:

  近日,“2020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示,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的高月锋老师荣获“2020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高月锋,在历城二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先后担任电教组组长和科技创新教研组组长,是第四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他主持研发的普惠创客教育体系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曾获全国创新型名师、全国十佳科技教师、山东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济南市最美青年、历城区十大杰出青年、历城区名师、历城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拥有9项国家专利,120次获得全国、省、市、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并被评为历城二中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和第二届名师。辅导的学生有87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书写创意80万份,其中申请专利4267项。他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启创造性思维》获得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校本课程优质课获得山东省一等奖第一名。著有12万字的《开启创新之门》图书和15万字的《趣味科学探究》校本教材。

2015年他被聘为中华创新名师团的首批讲师、2016年被中科院老科协聘为“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科技与创新教育讲师,2017年被山东省科协、山东省科技馆、山东省青少年中心聘为山东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专家,2019年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聘为山东省首批科普专家人才库科普综合类专家。2019年被评为历城区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到香港、山西、安徽、山东的中小学给学生做科普报告250多次。开发的课程、课题成果及论文被推广,受到专家好评。目前在他的努力下,历城二中已经形成了享誉全国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获得“山东省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少年知识产权示范基地”“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全国创新型学校”“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和称号。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来校时曾亲笔题词“教书育人楷模,创新创意先锋”。

不断挑战探索未知领域

奖牌、证书摆满了60多平米长廊

作为一名信息学老师,高月锋善于做开创性的工作,且卓有成效。刚工作不到一年,高月锋看到了机器人教育的发展前景,主动向学校要求开展机器人教育。

2003年4月,历城二中从上海广茂达公司购买了四台“能力风暴”机器人平台,当时他和学生连见都没见过机器人,更不要说有很深的了解和经验。为了使活动尽快健康的开展起来,前期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彻底弄清楚机器人的各种部件的功能和各种传感器的性能,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高月锋经常学习工作到深夜,有好多次都是校长把他撵走睡觉。有付出就有收获,2003年12月,在山东省出版杯机器人大赛中,高月锋带领的机器人足球代表队努力拼搏,经过三天的艰苦奋战,夺得全省一等奖第一名。

这一次的成功给了高月锋十足的信心,2008年1月,高月锋接手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这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高月锋迅速地从一名普通的信息学教师,成长为一名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专家,并研究开发了系统的科技创新课程。从为本校学生上课,到为全国各地学生做报告及普及推广科技创新教育,一路走来,专业素养迅速提升,其实支撑他坚持走下来的还源于内心一份简单的追求,就是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高月锋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计报酬的素质。但要变得优秀,这也意味着,高月锋要比别的教师付出更多。不仅如此,科技创新教育对于他来说也是新的领域,会面临巨大压力,所以高月锋还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喜欢这份挑战。”这句话,高月锋一直挂在嘴边,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挫折,这句话一直支撑着他走下去。高月锋认为,科技创新教育讲究的是“新”,它没有规则、教材和框框,可以按照人才成长的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内容、教学方式上,可以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充满了新奇、刺激和创造的乐趣。

要想把工作做好,高月锋每天都会在办公室或者图书馆学习,要经常接触新的领域,新的内容,每天都不敢懈怠,全力以赴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工作到深夜零点,已经是高月锋的生活常态,有时候,特别是科技大赛前几天,经常彻夜不眠。虽然非常辛苦,但是能让他实现他的教育理想,高月锋认为他从事的是最高境界的教师工作,乐此不疲。

功夫不负有心人,18年来,高月锋和他的学生获得的奖牌、证书摆满了学校科技馆60多平米的荣誉墙和长廊。高月锋主持研发的普惠创客教育体系2018年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曾获全国创新型名师、全国十佳科技教师、山东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济南市最美青年等荣誉。不仅如此,高月锋拥有9项国家专利,120次获得全国、省、市、区优秀科技辅员称号,并被评为历城二中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和第二届名师。辅导的学生有87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书写创意80多万份,其中申请专利4267项。他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启创造性思维》获得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校本课程优质课获得山东省一等奖第一名。著有12万字的《开启创新之门》图书和15万字的《趣味科学探究》校本教材。

2015年,高月锋被聘为中华创新名师团的首批讲师、2016年被中科院老科协聘为“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科技与创新教育讲师,2017年被山东省科协、山东省科技馆、山东省青少中心聘为山东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专家,2019年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聘为山东省首批科普专家人才库科普综合类专家。2019年被评为历城区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到香港、山西、安徽、山东的中小学给学生做科普报告250多次。开发的课程、课题成果及论文被推广,受到专家好评。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来校时曾亲笔题词“教书育人楷模,创新创意先锋”。


提出“普惠创客教育”的理念

解决困扰创客教育的三个难题

为了能实现他的教育理想,让科技创新教育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探索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模式,高月锋经常思考,搜集各种资料,加强对外交流,不断采取新的措施,把课程做的更系统、更科学、更有效、更吸引学生。

特别是2015年后,高月锋把科技创新教育与创客教育相结合,提出了“普惠创客教育”的理念,并采取了许多措施,开发了系统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教学成果,相继在历城实验小学、历城区洪楼第二小学、郓城一中、新疆昌吉市一中、潍坊新纪元学校、德州市临邑洛北中学等学校开始推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高月锋带领他的团队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以“创客教育的普惠价值”和“知识建构理论”为生长点,建构了原创性的“普惠创客教育体系”。

高月锋通过“普惠创客教育体系”的构建,基本解决了目前困扰创客教育的三个难题。一是课程系统问题。解决创客教育唯物质、唯技术的表面现象,研制了系统化解决方案,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路线规划图。二是创客空间问题。线下智能空间和线上智能空间相融合,综合建构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体系,开创了未来教育的模式。三是师资力量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创新,学校自主造血和购买服务相结合,构建全科式的师资队伍。研发的“自适应智能学习系统”代替教师的大部分教学工作,既解放了教师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随着这三个难题的解决,创客教育进入了新阶段。

不仅是在创客教育,高月锋研究的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适用任何学科学习,基于真实情景的探究式学习,比如科技馆等,基于班级的普惠式学习以及基于社团的研究式学习。这种学习系统、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可以迅速普及全国,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和教育公平。巨大成果的背后,高月锋也没有妄自尊大,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自我完善。

在教育的过程中,高月锋坦言,许多学生的优秀表现常常令他十分感动,激励着他下决心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我有个学生叫张蓝天,她创造性的用初等数学的办法解决了一般用高等数学方法才能解决的任意旋转体表面积的求法问题,她的思路和方法独辟蹊径,真正创新了思维,改变了思维的角度,推导过程完全正确,受到了山东师范大学傅海伦教授的高度评价。”提起自己的学生,高月锋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中科院老科学家王宁寰教授和徐文耀教授认为孩子的创新思维已经到了一个新高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受益,高月锋逐渐发现,受过创新教育的学生升入大学后,也会表现出创新人才的特征。“李景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历城二中毕业后他走进济南大学计算机系,大学期间他在热爱的科技创新领域小有名气。但在研究生的考试中他落榜了,而从德国归来的‘千人计划’博士生导师、教授偏偏就看中了他,教授给教育部写信希望能破格录取他。”高月锋表示,之前教授和他的团队用了三年时间没有解决的难题被李景然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李景然的成功也预示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意义。

正是因为做这些真正能让学生受益,真正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即使过了这么多年,高月锋对科技创新教育的热情从未消退,仍保持着研究、学习的高涨激情。

经过多年的勤奋耕耘,高月锋已经站到了一个新高度,当初的彷徨已经被内心的强大所替代。他喜欢与学生“吵架”,在碰撞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他喜欢听专家报告,不断地汲取养分提升自己,主动要求接送老科学家,利用学习和交流的间隙虚心请教,解决了很多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们的创新潜质在老师的启迪和引领下得以挖掘和培养。

对于未来,高月锋有着更多的思考,他一直想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而他也强调,自己将用勤奋创造着未来。

文图:刘晓旭 审稿:张蕊 编辑:郭梦雨